好喜歡咖啡館裡各自在一起獨處的感覺。
收到11月份的雜誌 鄉間小路 這期的主題是咖啡-烘豆,以雜誌擅長的人物專訪方式,深入淺出地帶到烘豆的學問與樂趣。
專訪 新竹邊境咖啡主理人潘佳霖的陶鍋慢烘、台灣第一代烘焙師84歲的陳守宜跟雲林的Mr. Lobby Coffee Roaster 兩位跨世代的烘豆師在烘豆上所激盪出的火花,還有永康巷弄裡專賣咖啡豆的藏田咖啡豆專賣 店主人林詩博聊著他的咖啡人生,在繼續閱讀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 拾米屋 Sheme House 跟 Peloso Coffee Roastery 三位店主人 -詹兆仁、甘力安以及康家韶一起聊開始接觸烘豆以及開店的過程、心境,透過對談的方式呈現,一邊讀好像身歷其境,很有意思。
接著還會看到我,「 追尋風味的自由,探索咖啡因的城市地圖。」專訪裡除了聊著開始接觸咖啡的過程還有對咖啡館的想法也聊到對「咖啡因的地圖」專頁的下一步規劃,推薦了最近印象深刻的8家咖啡館,都是自家烘焙咖啡館,散落在北中南各大城市與鄉鎮。( 看雜誌 😏 )
想特別聊一下這次採訪我的文字/ 攝影-施清元先生,文字跟攝影都非常有個人風格,文字精簡洗鍊、情感細膩真摯,長年在日本從事設計工作,特別喜歡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一定要追蹤他,Ching-yuan Shih Osullivan 、IG帳號 / Osullivam ,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在台灣待了比較長的時間,在專頁跟IG上可以看到他透過攝影紀錄台灣土地上發生的故事,覺得人物在他的鏡頭下,神奇地有了說故事的延展性。
除了咖啡,鄉間小路固定的「廚房通訊」跟「大地餵養」專欄,文章都很精采,關於節令、美食、鄉村旅遊、生態保育,透過專欄作者的專業與觀察跟讀者分享。其中看到 蘇菜日記 寫的「花蓮市的路易威登」真的是筆調幽默生動,看得很快樂。
推薦這期的鄉間小路,購買連結在留言處 。
本篇的圖片出處 / 鄉間小路
攝影 / 施清元
攝影咖啡館 Fleet Street